《持明慧粹》第四十四輯
持明仁增塔欽講述
九種止(上)
2022 年 1 月 6 日
坐在軟墊上、鬆軟的沙發上或較舒服的地方,好好地休息一下。休息什麼呢?「休」心,要記得心休息,就是最好的休息。關於心休息有很多種方法,最主要的是心安鬆、心自由、心自在地掌握,這是一種最好的方法。
如果心處於散亂之中,心處於昏睡之中,心處於無明之中,這樣的心真的非常複雜,則沒有一天可以獲得真正的歡喜自在,所以心一定要休息。
為什麼心需要休息呢?因為我們是人,雖然已經獲得難得的人身,但是如果心沒有好好休息的話,身體就會受到影響,會一直被破壞,所以心要休息。
而心休息的方法,在佛教的觀念裡有止和觀兩種,佛教止、觀雙融的打坐是最珍貴的。止,就是停止的止,止禪。所謂止的禪定,就是讓心停下來的寂靜禪定。無論是佛教也好,非佛教也好,所有人都可以用這種心鬆自在的方法來打坐。很多人說我想要打坐,用止和觀這兩種方法來打坐是不會錯誤的。
止、觀雙融的打坐方法是,先觀想釋迦如來佛莊嚴的法相,而後心無別地禪定下去,這是一種不會走錯路的打坐方法。當你碰到任何問題的時候,以顯法而言,要多憶念、觀想釋迦牟尼佛。在密法裡則是瑜伽禪定佛,在大圓滿法裡無相禪定的力量展現出來,所以這也是一種學習佛法的方式。
今天要講止、觀雙融的止,停止的止,止禪。有九種止的方式可以讓自己的心情保持在平靜、寂靜、自在之中。
第一種止是「內住」,外內的內,內住。內住是心安置在內住之中的意思,而方法是什麼呢?心散亂在外境上,一直忙碌於外在對境的人物事等,即使人在沙發上休息或躺在床上的時候,但心仍然環繞於外在的世界裡,而且一直飄來飄去。將這種散亂於外的心收回起來,內在的心安置於寂靜的禪坐,即稱為內住。也就是說,將散亂的心都收回來,再禪定於內在的心,念頭沒有散亂而定住,就稱為內住,這是第一種止的方法。
第二種止是「定住」,「定住」止禪的方法是什麼呢?首先一開始的時候,心禪定在不散亂的狀態之中,如同第一種方法所述,將已不散亂的心,繼續平靜地、寂靜地禪靶在禪定上。可見我們要先做到第一種「內住」,讓心沒有散亂出去,再止禪於內在禪定之中,並且讓心繼續放置於於此,保持不散亂,即將原本已進入禪坐之中的心繼續保持在不散亂,讓心長期安置在原本的禪定狀態之中,這即稱為「定住」。
第三種止是「安住」,安安靜靜的意思。什麼是安住呢?雖然我們已做到第一種、第二種方式的禪定,當念頭碰到人物事的對境,引發心的散亂,這時立即覺察自己的心又進入散亂之中,知道這樣是不行的。一旦心散亂或跑掉,立刻清楚覺察到,並且馬上把心收回來。心收回來以後,心寂靜不再散亂,而且心 定在止禪上,心看心,心寂靜下來。可見一旦知道心散亂了,就把心收回來,再把心禪定於在不散亂的狀態,此種讓心安置於寂靜的狀態之中,即稱為「安住」。
第四種止是「靜住」,什麼是靜住呢?心本身的範圍很大,包含心的本心、心的遊戲、心的狀態,所以心一直是很廣大。把心太大的部分收回來,一直收回來,在非常細微的心上寂靜地止禪下去。也就是說,心的範圍非常廣而且迅速,要將如此狀態全都收回來,將心的念頭變得很微細,幾乎跟著呼吸調節,呼吸慢下來,心就可以慢下來,呼吸快,心的念頭就動得快,如此自由自在。一切心的粗部妄念,非常微細地收回來,而後寂靜地止禪下去,因此心很寂靜,這即是「靜住」。
因為心本來就會一直擴大或者大多處於粗部的狀態,因此自己要一直修心,變細、細、細,細到可以處於止禪安靜的狀態為主的修心方法,即稱為靜住。因為不要一直讓心處在粗部的狀態,擁有細部的心,持續止禪下去,這是第四種止「靜住」。
持明仁增塔欽 https://chihming8.blogspot.com/
留言列表